说起杨成武将军,那可是首批解放军的
57位开国上将之一
,能够当上上将的,那可都不是一般人,
我们没少在电视剧上看到的韩先楚、吕正操、宋任穷等虎将,他们也都是上将。
但是解放战争的前两年,杨成武将军相比于其他战功彪炳的上将,确实是有些低迷。
直到解放战争的第三年,他才抓住贵人,来了个逆势大翻盘,打了好几个特别漂亮的好仗,所以后来在1955年授衔上将。
那么解放战争的前两年,为什么杨成武打的不好呢?带他逆风翻盘的贵人又是谁呢?
自己有问题,对手也不弱
解放战争的头两年,杨成武的确战绩不怎么好,打傅作义的时候都没打过。
搞成这样主要就两点,一个是自己之前在整编部队的时候就出现了失误,而另一个则是对手毕竟也不是吃干饭的。
展开剩余91%杨成武的工作失误在于,1944年对地方部队进行整编的时候,并没有能够有效的增强战斗力。
在抗战末期,当时的杨成武是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的司令兼政委,后来去冀中军区也当过司令员。
所以在1944年,要对部队进行整编的时候,杨成武就是党政军工作一把抓,啥都得干。
但人力有时穷,就算是开国上将,也有个能力极限,让平时老是指挥部队到前线打仗的大老粗去搞部队整编,会出点问题很正常。
而当时杨成武犯的错,就是没有理解这次整编的精髓,44年已经是抗战末期了,谁都能够看得出来日本人的失败就是个时间问题。
而日本人一旦被打败,国民党那边有很大的概率不会善罢甘休,所以势必要对部队进行大规模的整编,让部队能够从原先的只能够打后方游击作战,变成一只能够打野战、打硬仗的部队。
但杨成武这样的意识并不足,他的部队也的确是精简整编了,可是并没有能够做到把新的战术思想渗透到底层。
从杨成武自己到中下级的指战员,在解放战争的头两年,还是用的打日本人的那一套。
可问题是国民党的部队毕竟不是日本人,在当时的绝大多数人眼里,国军部队也是自己人。
而且很多人也对多年的战争生起了厌恶之心,所以和国民党的军队打,要想获得抗战时候的优势十分困难。
但是在解放战争的头两年,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,所以杨成武领军部队在前两年打的的确战绩不佳。
再往后就是当时杨成武所率领的部队,主要是和傅作义领导的部队对着干,傅作义将军虽然在后来起义了,可是当年还是听老蒋命令的。
傅作义的部队,可以说是当时国民党军队中,最具有战斗力的杂牌部队之一。
而且杨成武要面对的对手傅作义,那也同样是久经考验的老将军,
从最开始的参加辛亥革命,到后来的参加北伐战争、中原大战、抗日战争等等,是一步一个血脚印扛过来的。
在抗战期间,傅作义领导着孤军坚守当时的绥远,就算是日本人都没拿傅作义怎么样。
后来抗战结束了,老蒋又一度想要重用傅作义,还让他当了12战区的司令长官拉拢傅作义。
蒋介石给的价码已经很高了,所以傅作义虽然不想和我党作战,但是也还是会执行国民政府的军令,在打仗的时候也还算认真。
而且傅作义的部队打到河北的时候,是没有乡土情结的,他们又不是本地的部队,所以可以专注作战。
这就使得傅作义在解放战争头两年,的确是压了当地的解放军一头,也让杨成武很难受,那么之后的杨成武是如何摆脱困境的呢?
遇到了贵人
杨成武在解放战争时期中后期,会立下那么多的战功,那是因为他遇到了一个贵人,这个贵人就是朱老总。
朱老总在1947年的时候,看到华北战场打的的确是不好。
视角稍微拉长一点就能发现,在东北战场,林罗刘可以说是混的风生水起。
在华中、华南,陈粟,刘邓也都打得不错,就华北有些拉胯,所以朱老总决定亲自指挥华北战局。
朱老总一上手,就发现华北战场会打成这样,和部队的编制有关,所以朱老总对当地的部队进行了一次二次改编,重建了野战部队。
决定重用在前两年打的不怎么好的杨成武,让他担任纵队的司令员,一把抓一线的野战指挥。
同时还给他派了一个能力很强的政委,这个政委的名字叫罗瑞卿,后来罗瑞卿的军衔比杨成武还高,罗瑞卿可是开国大将。
但当时的罗瑞卿主要是给杨成武打打下手,做做政治工作,但事实证明,他们两个人也算得上是黄金搭档。
杨成武有着丰富的一线作战指挥经验,反而是搞政治工作、搞部队建设不怎么擅长,而罗瑞卿干这些工作经验丰富。
最后他们两个强强联手,领导部队很快就给朱老总交上了一份,还算的上是满分的成绩单,这个成绩单就是著名的清风店战役。
这场战役可是解放石家庄的前奏,在清风店战役中,解放军可是直接歼灭了近两万国民党军。
再往后杨成武又先后率领部队打了张家口战役、石家庄战役,前前后后歼灭了国民党军小十万。
后来到48年年底,当时解放战争已胜利在望,中央军委又下令对部队进行整编,把原先的纵队改为军,然后还建立了一系列的兵团。
而杨成武也在此时得到了聂帅的青睐,被推荐当上了华北三兵团的司令员,最后还参与了解放太原的战斗。
在解放战争中后期,杨成武每次都能够完美的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。
而且他在战场上的指挥风格也是灵活多变,总是能够有效的使用各种敌人意想不到的战术,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,这本身是非常难得的。
后来新中国建立以后,杨成武这位兵团级的高级将领再次得到了重用。
先是当天津警备区的司令员,又当京冀卫戍区的司令员,说白了就是守卫中央的禁军司令。
在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以后,杨成武也率队上了前线,当时的他是志愿军20兵团的司令员。
在战争中杨成武也总结了不少经验,并且率领着部队成功打赢了文登川之战,一战就重创了美军一个师。
杨成武还一度刷新了在朝鲜战场上月度歼敌的最高纪录,最后凭借着优异的战功,在1955年授衔上将。
满门英烈
1955年恐怕是杨成武一生中最高光的时刻了,那个时候能够成为开国上将,就已经是无上的荣耀了。
后来在杨成武身上还发生了很多故事,比如说在特殊历史时期,他本人受到了冲击,被迫害多年,但是却硬凭借着一口气挺了过来。
70年代以后再受重用,当过总参的副总参谋长,还是专门负责日常工作的那种,后来又去福州军区当过司令员。
而在杨成武晚年,最值得开心的事情,就是他又为解放军培养出了两位优秀的将军。
一个是他的儿子杨东明,他在加入解放军以后,一直在后勤岗位工作,还当过空军副司令员,最后以中将军衔退役。
而杨成武的女儿则叫做杨俊生,上个世纪90年代就当上了武警少将,是武警部队成立以来的第一位女将军。
杨成武将军在教育子女方面可以说是非常成功的。
尽管杨成武将军在解放战争头两年的战绩不好说事,好在后来有朱老总的帮助,他也赢来了自己的逆风翻盘。
而且杨成武立下的功勋,要远远超过那些曾经犯下的错误。
杨成武一辈子为国为民勤勤恳恳,不管什么时候打仗,总是永远的奋斗在第一线。
所以像杨成武这样的老将军,虽然去世了,但是希望他的精神可以永远留存下来,
正是因为中国人民继承了这些革命前辈们的英雄精神,我们才能够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到今天,成为世界强国。
结语:
杨成武解放战争头两年确实战绩不怎么好,甚至可以说是小透明,但这都是有原因的,当年在搞整编的时候就落下了毛病。
后来抓住了机会,实现了大翻盘,最终被授予了上将军衔。
而且他也没有辜负朱老总的信任,他带领着自己的部队赢下了多个战役,为华北解放乃至于全国解放,那都是立下了汗马功劳的。
后来在特殊时期遭到过冲击,也从来没有妥协过,反而一直努力奋斗、一辈子都在为人民服务,所以像杨成武这样的老将军,值得大家铭记和敬佩。
参考资料:
杨成武.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网
说不尽的军中“三杨”【3】.人民网
由于平台规则,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,才会被认定为
铁粉
。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,可以点个
“关注”
,成为
铁粉
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。
[免责声明]
文章叙述过程、图片都来源于网络,无低俗等不良引导。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删除内容!
#秋日生活打卡季#
发布于:天津市